中國紀檢監察報:山東威海打通堵點保障民營經濟 定期監測查問題 |
“我們5億元的智能化生產線能夠快速投產,多虧區紀委監委靠前監督,幫助我們疏通堵點。”談起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健康生態飲品研發中心項目,負責人楊廣濤說。
2020年,威海市紀委監委出臺《從嚴從實加強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工作的意見》,列清“嚴明政治要求、嚴細受理舉報、嚴密監督網絡、嚴實組織察訪、嚴深巡察監督、嚴格把握界限、嚴厲懲處整治、嚴慎執紀執法、嚴肅通報曝光、嚴督主體責任”十條舉措,為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供堅強紀律保障。
“嚴十條”清單化、條目式列明“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收受企業禮品禮金”等需懲處整治的4方面涉企違紀違法行為和“政策落地流于形式”“對企業訴求置若罔聞”等應嚴肅追究主體責任的4種具體情形,條條聚焦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。“嚴十條”還規定與市營商環境工作專班、12345政務服務熱線辦等建立協作聯動機制,暢通信訪舉報和問題發現渠道,重點受理“對符合法定條件且申報資料準備齊全的行政許可、政務服務申請不予受理”等10類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。
立足嚴密監督網絡,建立常態化的“紀企直通車”機制,該市每個區市確定5至10家企業作為紀檢監察機關優化營商環境監督觀察點,搭建紀檢監察機關與企業直通聯動橋梁。該市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帶頭與重點民營企業“一對一”結對聯系,主動對接“零距離”溝通,通過定期實地走訪、致電發函等方式,征集重點企業及項目負責人意見建議,有效督促問題解決。
該市紀委監委還成立加強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工作專班,深入企業內部、項目現場和政務服務窗口進行常態化集中察訪,將“嚴督主體責任”作為重點,把落實優化營商環境、服務市場主體責任作為地區和部門單位政治生態分析研判重要參考,督促各級各部門積極主動作為。
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|